中医文化,源远流长
上溯于夏商,承启于秦汉,历唐宋元明清诸代,凡四千余年
经岁月之洗礼,能长盛不衰;共民族之荣辱,而融入血脉
及至近代,偶有式微,然其厚积薄发之态,终不至长蒙于尘埃
今逢盛世,中医养生文化,传承创新,必将大放异彩
修中医之道,以易为根,当知阴阳。
中医辨治,守中持正,以和为贵。
八纲者:阴阳、表里、寒热、虚实;
五行者:相生、相克、相乘、相侮;
性味者:寒热、温凉、升降、沉浮。
治法者:寒者热之、热者寒之、虚则补之、实则泻之。
概而论之,不外阴阳,或相生,或相克,或阴而阳,或阳而阴。
用药石诸法,应四时五气,守阴阳之中,持人体之正,以得康寿。
推而广之,更及天人,有六气,有七情,正邪不定,顺逆更迭。
明天地之变,悉人心好恶,远淫邪之害,用喜怒之长,求取天年。
此中医之道,天地常易,人和则寿
行中医之术,以仁为本,贵在精诚。
中医持业,先诚仁心,次精技艺。
夫求医者,有贫富,有贵贱,有美丑,有净垢。
行医者当,忘好恶,忘毁誉,忘名利,忘怨隙。
唯记仁德之道,常怀恻隐之心。
与其苦痛,感同身受,一视同仁,一体救治。
既存仁心,勤精艺业,温故知新,时时钻研。
疾病之苦,非只一人。有父母,有妻子,有亲戚,有朋友。
一枕病榻,数家煎熬。求医治,问药石,所赖者,唯技艺。
若耽与嬉戏,而疏荒艺业。
及至彼时,束手无策,或铸大错。
忍看众家悲怆于眼底,长留一世愧疚存心头。
此仁者所不取也。
是以中医传承,当存仁心,明道理。
修坤土之德,承载万物。践行仁心仁术。福泽苍生谓之:润。
行君子之道,自强不息。弘扬岐黄之学。广植杏林谓之:馨。
故曰: